尊龙凯时

国资动态

瞭望:价值力、竞争力、控制力--用“三个有利于”推动国企革新 宣布时间:2015-09-09

原文作者:李 锦   宣布时间:2015-09-06

习近平总书记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期间对国企革新进行深刻论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首次为国企革新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是国企革新之“魂”。

习近平提出,“推进国有企业革新,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效”。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国企革新的指导思想,也是目的,为深化国企革新提供了目标指向、实践依据和检验标准,意义重大。

国企革新的第一个标准是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是一个价值力标准,也是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标准中首要的、基本的标准。国企是以管资本为主,而权衡其价值的标准即是资本的增加与减少,保值增值是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国企革新就是要改掉亏损,通过转方法、调结构等多项革新步伐使国企盈利。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的中坚力量,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源泉,所以国企增值是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国企革新的第二个标准是增强国企竞争力,这既是国企革新在世界规模内追求的实力标准,也是从我国“一带一路”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提出的要求。这是在海内多种经济并存竞争生长和国际经济竞争较量的双重市场配景下,对作为整体的国有经济适应市场、立于不败和生长壮大提出的焦点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国企革新,增强自身活力,壮大资本实力,把加入竞争的资本做厚实;就必须增强国企力量整合,聚合优势,形成拳头,在引领科技立异、实现国家战略和加入国际竞争中当好主力军;就必须有效应对国际海内竞争危害,既遵循市场纪律,也制止市场盲目性,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和抗危害能力,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国企革新的第三个标准“扩大国企的功效”,即是通过国企革新的全面深化,增强国企的控制力,使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应当注意到,做大做优做强仍然是近一阶段的国有企业生长的重要目标,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做优。“扩大国企的功效”的要求,使这个问题有了结论。“做大”在前,说明“做强做优”是一个自然生长历程,也是一个历史历程,不可一蹴而就,“做大”在先,与目今的革新局势密不可分。随着“一带一路”以及央企“走出去”等战略的提出,央企在规模和谈话权上还保存差别,需要进一步做大。

这三点,划分是价值力、竞争力与控制力,是一个生产力标准体系。深刻认识“三个有利于”,对我们理解整个国企革新的纪律性、理论性及操作性都有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革新指向性和现拭魅针对性。

从总体上理解,“三个有利于”提出了革新目的这样的重要课题,揭示了国企革新与国有经济生长的内在关系。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基础和主导力量,而国有经济的实力,要害在实体经济;抓好实体经济,要害靠搞好国有企业。所以革新自己不是目的,不可为革新而革新。深化国企革新,直接目的是“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从而抵达“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危害能力”的总目的。这正是“三个有利于”每个都以国有经济总体为着眼点的原因。因此。我们不可把国有经济增强、国有资本增值,与搞好国企、抓好实体经济割裂开来,要把目的放在搞好国企上。

不可否定,围绕国企革新,差别看法交锋甚多。应当清醒看到,一些人眼里的所谓国企革新,实质就是私有化,消解国企的职位,否定国企的作用。必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基础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国企革新不管怎么改,其焦点都应当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问题,而不是危害到公有制的主体职位。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又强调“两个不摆荡”——“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生长中的重要职位不摆荡,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摆荡。”显然,这是推进国企革新必须掌握的基本偏向。

国企革新如果没有判断标准,就容易陷入无谓争论,难以实时纠正解决。“三个有利于”正是这样的参照系和判断标准,使革新者既有偏向可依,又有路径可循,同时还能在发明问题后实时比照解决问题。深刻掌握“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国企革新就不会出大问题,从而能够更充分更大胆地开辟新局面。

在国企革新从若干子计划全面深化至顶层总体设计的要害时刻,这“三个有利于”拨清了迷雾、校准了方位。同时,把“三个有利于”这把尺子交给老黎民,让他们权衡国企革新,发明做到了“三个有利于”,就支持拥护。如果发明没有实现“三个有利于”,这样的国企革新就是大可怀疑的,就要坚决阻挡并实时予以纠正。

(本文章摘自2015年第32期《瞭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